首頁 -> 頭條

特稿:瑞信危機會否牽連全球金融業?

分享到:
2023-03-16 20:3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當地時間15日,瑞士信貸集團(下稱“瑞信”)股價下跌24%,緊張情緒蔓延歐洲。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及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等大型銀行的股價及歐洲主要股市收盤均下跌。有受訪金融學專家表示,瑞信危機既是自身管治問題,也受到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牽連,影響投資者信心,或拖累全球股市下挫。

就在當天歐洲交易時間,市場傳出瑞信大股東排除了注資可能性的報道,投資者情緒迅速惡化,拋盤湧向瑞信並波及其他歐洲銀行股。目前,瑞士政府已經就穩定瑞信的經營狀況籌謀。瑞士央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宣布,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支持。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央行不出手,瑞士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恐怕會不保。目前,“瑞信可能倒閉” 、“瑞信資不抵債”的說法在流傳,重點是“投資者都缺乏信心”。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1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瑞信作為瑞士的兩大銀行(另一間為瑞銀UBS),都是以財務管理為主要業務,過往受到不少富豪的青睞。不過,如今從已公布的會計文件可見,瑞信管治出現問題,叠加俄烏衝突引伸的資產制裁,部分客戶的財產被凍結,影響到作為一間投行、理財管理中心的地位。

圖源:新華

“一些未受波及的客戶紛紛撤走資金,做成資不抵債,長期投資項目的流動性減少等,形成今日的危機。”麥萃才說。

另一方面,美國矽谷銀行的倒閉,與其有業務來住的銀行便會受到衝擊。美國的不斷加息,導致以買美債為主的矽谷銀行,其債券帳面價格持續虧損,造成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股東若未能增加股本,惟有破產。

明顯地,矽谷銀行破產溢出效應,促使歐洲銀行股上周以來表現低迷,面臨重組和資金外流的瑞信股價更迭創新低。作為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董事長阿爾庫達里(Ammar Al-Khudaly)15日被問及該行是否願意在要求增加流動性的情況下援助瑞信時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去年,這家沙特銀行參與了瑞信的募資,並投資高達15億瑞士法郎(約合16億美元),獲得了9.9%的股份,處於10%的監管紅線下方。

由於大股東不願出手相助,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的數據,瑞信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飆升至574個基點,創下歷史新高,一年期CDS報價則接近1000個基點。CDS曲線大幅倒掛背後,意味著投資者押注瑞信短期風險大幅上升,目前瑞信CDS的報價已經是德意志銀行、瑞銀等歐洲同行的10倍以上。

倫敦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厄姆 (Andrew Kenningham)警告,與倒閉的美國中型銀行相比,瑞信“對全球經濟的擔憂要大得多”。瑞信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要比矽谷銀行大得多,且瑞信和全球各國企業的關聯度高,在瑞士以外也有多家子公司,還是美國的主要經紀商。

如果瑞信破產,考驗當局能否採取果斷行動、優先債務人得到保護,才能在不引發重大金融傳染危機的情況下迅速解決問題。市場擔心,繼矽谷銀行之後,瑞信或許是下一個歐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麥萃才表示,瑞信面臨的困境說明最糟糕的情況還沒過去,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銀行出現問題。恐懼再次籠罩著市場,人們擔心過去的危機重演,特別是對金融體系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事實上,避險情緒迅速升溫,德國2年、5年、3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至於對亞洲銀行業的影響,麥萃才認為中資銀行的金融自主性較高,與涉事銀行沒有關連交易,有一定防範金融衝擊的能力。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
【通講壇】菲律賓操弄台海問題 能增加與中菲談判的籌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