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經濟多元化是香港未來最重要發展方向

分享到:
2023-03-02 21:1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隨著“口罩令”撤銷,防疫抗疫三年的香港徹底邁入社會復常。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指出,創新是香港的基因,香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方向是多元化經濟。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

新一屆特區政府將創新科技局更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成為孫東任內目標。

去年12月,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公佈,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和八大重點策略,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制定清晰路線和系統戰略規劃。

“財案拿出90億港元支援產業發展、施政報告亦拿出100億港元推出‘產學研+1’計劃,目的就是要加強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孫東指出,香港現階段一方面要強化鞏固基礎科研能力的已有優勢,不吃老本;另一方面,要彌補科研轉化能力的短板。

國家一直是香港發展創科最強大的後盾,國家科技部也是香港發展創科最依靠的力量。

1月,孫東與國家科技部跟進了“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責任工作組”,他介紹,目前國家科技部通過各種渠道,已有大概6.7億人民幣過河,支援香港幾百個項目;亦在香港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下一步,香港將在項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強溝通和協調,主動融入國家創科發展大局。

在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上,孫東指,香港積極參與河套、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平台建設;並推動與大灣區城市間的創新要素互動,包括人才、物資、信息、資金等。兩地人才、業務、知識產權等如何更方便的互通是未來跟進重點。

除傳統服務業、金融業、創科產業外,多元化經濟還包括各種新興經濟體。但孫東特別強調,香港一定要發展新型工業化、發展制造業,才能讓經濟硬起來。

“新興工業化是世界發展的潮流,但現在香港制造業GDP僅占整體1%,世界上其他相關經濟體都達20%或以上。”孫東指出,香港經濟未來若要實現多元化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走出傳統誤區,不能像以前一樣,依賴傳統產業。

他介紹,政府目前已陸續開展多項工作,如提出新設工業專員,直接領導新型工業化發展;創新科技處推出再工業化輔助計劃,鼓勵中小企在港設立生產線等,目標是從現有30多條增加到幾年後130條。

孫東坦言,歷史留給香港的時間幷不多,現階段香港亦面臨很多內外挑戰,要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需“背水一戰”。

“希望未來5至10年內為香港科技及產業發展帶來新局面,盡早將香港經濟推向多元化和高質量方向;也能夠將香港新型工業化推到新高度。”(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