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記者會聚焦知識產權保護 專家稱護航科技自強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19日電 特稿:二十大記者會聚焦知識產權保護 專家稱護航科技自強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詳情點擊:二十大專題 中共二十大第三場記者會19日在京舉行。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榮在應詢時稱,中國將繼續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新華社圖片) 近年來,隨著科技、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提升。據賀榮介紹,涉知識產權審判範圍已經涵蓋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等權利保護以及不正當競爭、壟斷行為規制等多個方面。2013年以來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73.8萬件,年均增長24.5%。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院長何培育認為,近年來,中國不斷優化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持續加強知識產權執法能力、有力提供知識產權司法保障,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有效打擊,很大程度維護了知識產權商業行為的有序進行,對營商環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前副秘書長馬秀山認為,法治保障是知識產權保護最基礎的保障。如今正值中國科技發展迅猛、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期,保護知識產權,根本上是在保護市場,保護投資,保護創新成果的轉化運用,對穩定市場預期意義重大。此外,保護知識產權有助於吸引、留住外資。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目前數字化領域領先技術的現代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一些前沿的商業模式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是空白。法律界要和科技界合作,進行協同研究,加快新科技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建立。 賀榮還表示,要加強專業化審判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國際司法合作交流,不斷地提升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公正形象和國際影響力。 何培育認為,知識產權本身就是一項國際制度,中國將繼續在法律、經濟貿易等方面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與競爭,實現知識產權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這些合作將激發世界範圍內的創新活力,推動全球科技與經濟的發展,讓創新創造惠及各國人民。(完) 【編輯:王瑶】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