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引發全球天然氣油輪爭奪戰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8月23日電 (記者 黎金良)歐洲能源危機引發了一場全球範圍的天然氣油輪爭奪戰,導致運輸船舶短缺,並進一步推高了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 今年以來,俄烏衝突的爆發打破了商品貿易格局,在俄羅斯削減對歐洲天然氣供應之下,歐洲國家加大從美國、卡塔爾和其他地區購買天然氣的力度。 俄烏衝突爆發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佔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供應,主要通過管道運輸。衝突爆發後,歐洲國家轉向從更遠的生產商購買液化天然氣,導致天然氣油輪需求激增。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各國都急於獲得船隻,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應也大幅提高了建造新船的價格。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每艘油輪生產費用高漲,從一年前的1.9億美元升至如今約2.4億美元。 倫敦航運公司Clarkson董事Stephen Gordon表示,從今年8月初至今,客戶為新的液化天然氣油輪訂單支付了241億美元,短短一個月超過2021年全年的訂單量。 此外,目前可供使用的船隻數量已受到擠壓,因為交易員們為了應付急劇上升的天然氣輸送量,正在提前很長時間預訂油輪。 Rystad Energy估計,由於經銷商預訂了盡可能多的液化天然氣油輪,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船舶生產國韓國在2027年之前無法接受任何新訂單,並同時提高了新油輪的建造價格。 船舶的租賃市場同樣緊張。諮詢機構Spark Commodities數據顯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油輪日租費率已從一年前的4.7萬美元上升至10.52萬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24%,比目前每天6.4萬美元的價格高出64%。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23日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船舶短缺也會影響其他商品的運輸成本,甚至引發商品短缺情況,這對歐洲的通脹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 莊太量分析,以海路運輸天然氣的方法不能完全替代俄羅斯的管道輸送,這除了價格外,最主要是運輸問題。“除了要用船舶,碼頭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些天然氣不是簡單的商品運輸,碼頭需要配備卸氣等設施。” 莊太量指出,以歐洲數以億計的人口,船舶和碼頭都不足以應付這麼龐大的需求。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近日宣布,將在月底對北溪1號管道進行為期三天的維護,已引發了市場對管道將完全停止的擔憂。與此同時,歐洲天然氣價格於本周一上漲19%,創歷史新高。 “船舶運輸和管道輸送,成本相差太大,這個價格就足以令歐洲人支撐不住。”莊太量相信,到了冬天用氣量高的時候,歐洲人可能就會發現難以抵受高昂的天然氣價,各國政府最終或會屈服於人民的反抗,到最後還是會用回俄羅斯的管道輸送天然氣。(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