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央援港滿月:抗疫思路更清晰 港人信心提振

分享到:
2022-03-15 21:4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15日電 春寒料峭之时,第五波新冠疫情勢猛襲港,醫療物資捉襟見肘時刻,中央傾情相助,特區政府擔起抗疫主體責任。一個月來,方艙醫院拔地而起、內地專家為疫情“把脈”,供港物資源源不斷。春暖之時,香港抗疫思路愈發清晰,港人信心大幅提振。

2月中旬,總書記就支援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內地各界紛紛響應,成立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至今共召開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的八次協調會。

內地專家逆行為香港“把脈”

作為援港大後方的廣東省,在這次抗疫中給予香港強有力的支援。2月17日首批內地支援香港專家組抵港,兩日後,第二批內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成員到港,以採樣工作為主;2月底,由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帶隊的第三批專家組也順利抵港。

期間,他們與特區政府交流、深入社區,結合內地成功經驗,為疫情“把脈”,提出“三減少”與“四集中”的建議,這已經成為現階段的抗疫目標。

特區政府也積極擔起抗疫主體責任,抗疫思路愈發清晰。

中央支援不停,由廣東省組派的內地援港醫療隊14日抵港,75名專業醫護將全力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病人救治工作。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方艙醫院拔地而起扶危救急

極短時間內的4間隔離設施、近萬張隔離病床……早前香港公立醫院超出負荷,求醫心切的患者露天候診。上月22日,中央援建香港的方艙醫院開工建設,短短7天青衣方艙醫院率先交付。3月9日、12日、13日再多3個方艙醫院投入運作,各項工程可謂無縫銜接。

目前,首兩個項目使用率達八成,達到項目要求。而月內還有洪水橋及元朗潭尾的項目將陸續交付。有確診患者入住方艙醫院後,感受到了善意和溫情,隨著更多設施逐一落成,將有更多確診者在這裡康復。

香港中通社圖片

供港物資源源不斷

疫情下,跨境貨車司機染疫,使香港蔬菜價格節節攀升,又因流言四起,引發搶購潮。

在中央統籌下,特區政府內地供港物資供應工作小組與內地有關部門緊密合作。港深開通“海上快綫”,隨即首班“援港專列”抵港,再次增加貨物運力,近日跨境貨物運輸接駁試點也成功運行。水路、陸路、鐵路三線全面打通,物資源源不斷抵港,讓搶購顯得多此一舉。

2100公噸蔬菜、7400萬份快速抗原測試包、1.7億個口罩……這些具份量的數字走入民間,是百萬港人餐桌上豐富的晚飯,也是“及時雨”般的重要物資。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中央援港成效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即興建隔離設施、物資供應使快速檢測普及、生活用品充足穩民心、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問題。

梁子超說,面對極迅速的奧密克戎,中央支援讓香港可以大幅壓縮“發現和隔離”之間的時間,對於減少感染至關重要。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這座快節奏的城市,仍在全速抗疫。穿街過巷派發物資的義工,忙到披星戴月的醫護,無數的小人物在抗疫拉鋸中默默無聞地為香港而戰,讓抗疫路溫暖而堅定。

一個多月的抗疫成果得來不易,香港立法會議員黃國希望特區政府能繼續發揮抗疫主體責任。(記者 李明珠)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第22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召開 台灣青年們如約而至
民進黨因胡歌“精神分裂”?台灣青年:本質是內心太自卑
“從家出發再回家” !兩岸青年組棒球隊盼做“兩岸融合的總冠軍”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即將舉行 7000台胞跨海而來
議會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44次散會卻一點不講?台灣學者:這是是非不分 國民黨該出來努力一下了
台青:民進黨騙了台灣民眾很多年 我們根本沒得選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連勝文:《慶餘年》裡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