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賣員帶“毒”送餐 揭服務行業防疫隱患香港中通社1月15日電 香港食肆疫下經歷“禁”到“解禁”的多次反復,外賣行業需求擴大,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同時,也帶來疫情新的傳播風險和挑戰。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14日,一名兼職外賣員確診,感染源頭暫未知,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過去兩年有數宗外賣員確診案例。2020年,一名染疫外賣員先後傳染給丈夫及兒子,丈夫染疫去世後才發現確診新冠。 雖然疫情至今未發現外賣員引發的傳播鏈,但此行業的傳播能力不容小覷。 有外賣界企業指,疫情暴發後香港登記外賣送餐員人數急增,較疫情前增加1.5倍,兼職人數也顯著攀升。而香港外賣員平均每天送26單左右,代表如一名外賣員確診,在不注意防範情況下,可造成26個家庭或群體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4月指出,新冠病毒可在紙品表面逗留24小時,而在塑膠表面至少可停留72小時。所以觸碰過外賣食物包裝後的手,若隨即接觸眼、口、鼻,便隨時有可能感染。 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醫生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說,此次确诊外賣員為輕症,不必過度恐慌。但外賣員經常有不正確佩戴口罩行為,呼籲為自身及他人安全,外卖员应自觉做好防护措施。 而香港特區政府在外賣員監管方面做的並不到位。政府要求養老院、醫護人員、機場地勤、碼頭從業人員等定期檢測,碼頭從業人員更是3天檢一次。而餐廳從業人員卻14天檢一次,並不頻繁。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外賣員,甚至未被納入強檢範圍。 对此,周伯展表示,政府現行措施缺少危機感的體現。他说,防止第五波疫情持續擴散,應對高危從業人員持續、多次核酸檢測,并督促其打疫苗。 不過,他亦指出,相對堂食而言,外賣仍是較安全的方式。 不僅外賣員行業存在防疫隱患,快遞員、保潔等服務業亦是高危行業。他們流動性強、接觸面廣、接觸人員繁雜,一不注意就可能引爆疫情“火山口”。 “打好疫情狙擊戰不光需要民眾自覺,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完善。”周伯展稱,政府需盡快查缺補漏,消除潛在防疫漏洞,各服務行業人員也需自覺增加防疫意識,不要成为香港内防扩散的缺口。(張明臻 李子琦) 【編輯:黃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