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選制下的立法會選舉:聚焦民生 回歸理性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2月18日電題:香港新選制下的立法會選舉:聚焦民生 回歸理性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19日舉行。投票日前,選舉氣氛在聖誕的節日氛圍中更顯熱烈。候選人通過論壇、街站等方式與選民交流,各界知名人士呼籲選民投票。新選制下,香港迎來一場理性、競爭、包容的選舉。 這次換屆選舉是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也是新選制下三場重要選舉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場,備受各界關注。 與上一屆立法會相比,此次選舉產生的議員人數從70人增至90人,將由三個界別產生。其中,選舉委員會界別將從51名候選人中選出40席、功能界別從67名候選人中選出30席、地區選民一人一票,從35名候選人中選出20席。 90個議席都有競爭,沒有自動當選的議席,這是香港回歸以來從未有過的。在充分競爭下,候選人沒有“躺贏”,政綱貼地、務實、符合選民利益,聚焦疫下的經濟民生話題,亦關注香港長遠發展。 選前一周,候選人通過競選論壇、走訪選民、擺設街站、群英會等方式與各界人士見面,分享政綱理念。 街頭的旗幟、宣傳單張提醒著路人,這座城市又迎來了一次大型選舉。不同的是,沒有了空喊“民主口號”的候選人,多了擁護“一國兩制”、真正為民謀福利的愛國者;沒有了抹黑中傷、“為反對而反對”的惡性競爭,而是更加理性、公平、有序地比拼能力和素質。 有調查顯示,七成半受訪選民認為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公平競爭,並更有廣泛代表性。 此次153名候選人,約一半系首次參加公職選舉。候選人背景“五光十色”,既有商界、學界、專業界的精英翹楚,又有來自社會基層的勞工、職員、中小企業經營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又有講普通話的“港漂”、台灣地區出生的人士、加入中國籍的“老外”;既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參政者,又有充滿衝勁和創新力的年輕人。 候選人的多元性讓社會各階層更願意參與。本次選舉更首次設有口岸票站,方便疫情下居內地港人投票,部分選民更透露從北京南下深圳投票,希望神聖一票為香港選賢能、謀未來。 投票日前,民間組織舉辦巴士巡遊、出租車巡遊活動,呼籲選民投票;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將在投票日免費供市民乘搭。在社交平台,“為港為己投下一票”的小視頻、貼圖也多了起來。 為保證選舉的公平公正有序,連日來,香港廉政公署採取執法行動拘捕至少10人,他們在選舉期內藉公開活動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涉嫌觸犯選舉條例,其中已有兩人被起訴。 本次選舉選民多達447萬,全港將有約630個一般投票站、不多於24個專用投票站及3個邊境管制站投票站。香港特區政府多名官員在周末前視察多個票站,勉勵工作人員為香港辦好這場選舉。 新選舉制度確保“愛國者治港”,2021年底的這場選舉,將為香港議會帶來新的氣象,為香港帶來更好的發展。(完) 【編輯:紀東】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