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7成內地客願為港式美食買單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24日電 香港工聯會昨日(23日)發表有關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的調查,顯示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最多人、約75%會把“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列為考量因素;其次是“交通便利性”、佔約66%;僅23%受訪遊客會將“當地消費水平”作為考慮因素。 工聯會認為,調查反映只要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豐富即獨特、交通足夠便利,即使當地消費水平較高,仍能吸引深度遊愛好者。 工聯會去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以問卷形式訪問了431名內地深度遊旅客,了解他們的旅行偏好、出行習慣以及消費意願等。 (圖源:吳秋北FB) 調查從民政事務署“香港自遊樂在18區”網頁抽選一些港島的歷史文化景點,包括中西區文物徑、香港抗戰海防博物館、大坑蓮花宮等。調查顯示,中西區文物徑最為內地深度遊旅客熟知、有34.11%受訪者選擇。在歷史文化特色遊主題方面,內地客最感興趣的首三位分別是舊區本土文化(61.48%)、古蹟遊(58.93%),以及香港發展歷史(53.36%),文學遊亦位列第四。 在有興趣參加的歷史文化特色遊路線方面,65.43%受訪者選擇沿海古蹟之旅,路線途徑譚公廟、天后廟、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筲箕灣東大街等地;緊隨其後的是漫步文人足跡,獲64.97%受訪者選擇,有關路線經過北角繼園街、林泉居舊址、香港大學、淺水灣等地。 工聯會建議康文署結合熱門小說,規劃文學旅遊主題路線,並推出一站式應用程式,讓遊客了解交通資訊等。 至於旅遊產品消費偏好方面,以地道美食居首,73.32%受訪者願意為其“買單”;其次是“冰箱貼、明信片、杯子等紀念品或手工藝品”,佔49.65%;第3和第4分別為“導賞團”和“訂製化旅程”,二者相加佔比超過60%。 在消費額度上,最多內地客選擇“500港元以下”,佔比36.19%,但也有7.89%的受訪者選擇“2000港元以上”。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來港的內地客主要透過社交媒體了解旅遊資訊,政府應更好利用媒體及KOL,合作推廣更多香港深度遊的資訊。又指以往經常推薦旅客來港看霓虹燈,但因應安全問題,屋宇署或要求部分商戶拆除霓虹燈,郭偉強認為這與香港推廣霓虹燈歷史相違背,建議特區政府考慮是否推動活化及保育,令香港一直以來存在的建築文化可作相應保留。(完) 【編輯:劉春】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