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危機未解 民進黨再算計大罷免香港中通社4月1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美國關稅政策雖然急轉彎,但對包括台灣在內各方挑戰依舊嚴峻。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仍將參與民進黨的大罷免宣講活動。在野黨民代批評,關稅風暴之際民進黨當局仍在推動大罷免,心中沒有台灣百姓。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綜合台媒報道,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內部開始呼籲團結,一度淡化民進黨全力衝刺大罷免的氣焰。原規劃之後舉行的台中、桃園及台東場政策宣講會,民進黨決定暫時叫停。 但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後,綠營見獵心喜,再度拉高政治對立。民進黨民代大量宣傳“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選錯的人,關稅125%”。潛台詞即為,中國國民黨立委不適任,都應該罷免。 4月10日晚,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邀請15位藍營縣市長舉行聯合對策會議,共商應對美國高額關稅。朱立倫在會後向賴清德喊話,困難當頭,民進黨當局應與各縣市攜手面對挑戰,停止政治內耗。 台北市長蔣萬安呼籲,現在是團結一致的時候,台灣此時此刻應放下對立。當局要把握這90天的關鍵時間,協助受到衝擊的中小企業、勞工以及弱勢家庭。 台灣民眾黨立法機構黨團副總召張啟楷質問,大家都在努力應對美國關稅風暴,此時民進黨當局應幫助企業和勞工解決問題。為何還有心思下鄉推動大罷免,完全是心中沒有台灣百姓。 “現在當局都在弄政治問題,經濟上的反而疏忽了。”台灣產業界人士提出建言,民進黨當局應盡快召集相關產業來座談,不要再讓企業獨自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才能減少高關稅帶來的衝擊傷害。 這次“對等關稅”對台灣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造成非常嚴峻的衝擊,目前評估受創比較嚴重的是資通訊產業、汽車零組件、機器零組件、電子零件等。以台北市為例,受衝擊產業大約2800家、營業額影響約9200億元新台幣。業者透露,也有當地廠商的訂單被暫停、撤銷,後續可能引發連鎖效應,包括員工輪休、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可能。 台經濟官員也承認,關稅衝擊之下,台灣今年經濟增長率最多下滑1.61個百分點,不僅“保3”無望,甚至可能跌破2%,僅剩約1.5%。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商務部長日前受訪時已直言,要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半導體產業向來被視為台灣經濟的支柱產業,如今除了關稅衝擊外,日後似乎還有更大苦頭在等著台灣。 台媒11日發表評論批評,經貿情勢稍有緩解,民進黨就馬上重啟政治操作,露出急切推動大罷免的馬腳,更凸顯賴清德當局擺在優先順位的,從來都不是民生,而是政治算計。 目前美國高額關稅僅是暫緩實施,並非永久取消。退一步說,10%的稅率雖有降低,難道就不會衝擊台灣經濟所高度依賴的對外貿易嗎?這場關稅戰、貿易戰是一場美國針對全世界的戰爭,世界經貿秩序將劇烈重組。面對空前變局,台灣自身危機尚未解除,百工百業仍不敢大意,民進黨就已經重新聚焦大罷免,台灣2300萬民眾看在眼裡,不知作何感想。(完)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