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財經

【來論】楊仕楠:從本土到全球:香港如何為國內企業開啟國際之門

分享到:
2025-04-02 08:4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內地企業全球化步伐不斷加速。市場分析指出,202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張,尤其在科技與高端製造等領域,企業亟需突破地域限制,透過全球化市場尋求資金支持、品牌曝光及技術合作。然而,企業在出海過程中,經常面臨缺乏融資和宣傳渠道,以及難以尋求合適的合作夥伴等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優勢及國際化基因,成為內地企業走向全球的重要跳板。

在融資方面,香港的資本市場一向以高效靈活著稱,近年針對硬科技企業推出的“綠色通道”便是一大體現。香港聯交所早前發布相關指引,允許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快速上市,並即將推出“科企專線”政策,以進一步縮短審批週期,凡此種種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更能有效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注。除了傳統的股權融資外,香港亦擁有完善的互認基金機制及債券市場。今年年初實施的《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將客地銷售比例放寬至80%,推動內地資金透過香港基金渠道配置全球資產,間接為企業海外併購與擴展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而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樞紐之一,亦可協助企業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以有效降低匯率風險,及透過多元化的跨境金融產品實現資金靈活調配。

在市場推廣方面,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定位,為企業提供了高度曝光的國際舞台。例如,啟德體育園啟用後將承辦粵港澳全運會等重要賽事,屆時全球媒體與消費者的目光將聚焦於此,企業可透過贊助、參與活動等方式,從而提升品牌的國際知名度。此外,香港貿發局、投資推廣署等機構亦定期舉辦國際會展與產業峰會,積極為內地企業與國際巨頭搭建直接溝通平台,加速技術合作及市場滲透。

總括而言,從融資到市場推廣,香港以其獨特的制度優勢、充沛的資本活力及廣闊的國際視野,為內地企業架起通往全球市場的橋樑。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與經濟環境,香港將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的功能,釋放兩地協同效應,助力國內企業從本土邁向國際,實現更廣泛、更深入的全球化躍升。


(本文作者楊仕楠為香港就是敢言成員、香港青年聯會會董、香港大學創科學院督導委員會委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