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拜登或特朗普當選 各自對世界和中國意味什麼

分享到:
2024-06-27 21:2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2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少喆)6月27日,美國歷史上最高齡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將進行他們的大選首次辯論。作為對世界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的領導人,拜登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立場有著極大的差異,而這將左右美國未來四年的對外政策。那麼,拜登或特朗普當選,各自對世界和中國意味著什麼?

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白宮。新華社資料圖

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學家Jeremi Suri看來,拜登和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路線”差別十分清晰:拜登是自由“國際主義”與強力的現實主義的結合,讓人回想起冷戰時美國的政策;特朗普則是“孤立主義”和單邊主義的結合,讓人想起二戰前的美國。

在一系列熱點國際問題上,兩人也有著迥異的看法。

面對俄烏衝突爆發,拜登立即對烏克蘭進行支持和援助,並集合歐洲、日本等西方盟國對俄羅斯進行了大範圍制裁,聲稱“不管需要多久”。而特朗普對與俄羅斯對抗的興趣要小的多,他不僅表示會減少對烏克蘭的軍援,而且表露出希望與普京達成諒解,快速結束衝突的願望。

在面對與中國的貿易戰時,拜登的口頭禪是“競爭,而不是衝突”,他並沒有像上台時預期的那樣取消特朗普的對華關稅,而是在保留關稅的同時,進一步選擇中國的高科技進行“精準打擊”,而且更強調與歐洲、日本等盟友共同遏制中國,而非特朗普式的“自己上”。特朗普則批評拜登對中國“太溫和”,並在近期提出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60%以上的關稅。

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在口頭上突破了以往美國“戰略模糊”的立場,明確表示會武力保衛台灣。而特朗普則沒有這麼做,也沒有顯示出對武力介入台海的很大興趣。

在另一個熱點中東問題上,拜登在巴以之間明顯偏向以色列,但在以色列造成大量巴人傷亡時,對內塔尼亞胡表達了越來越強的不滿,希望維持美國在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仲裁者地位。而特朗普在任內則更加偏向以色列,不太在乎美國的“民主”形象,此前他還批評了拜登對國內反以示威的“軟弱”。

不過,對於特朗普“孤立主義”的標籤,復旦大學教授、美國問題學者沈丁立27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並不同意。他認為,特朗普衹是以一種讓對手琢磨不透的方式,捍衛其“美國第一”的目標,他的“退群”也往往是向別國施壓的手段。“特朗普在任時和伊朗、朝鮮都展開了對話,這怎麼是孤立主義呢?”他說。

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齊皓也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不是像美國在二戰前對歐洲事務置身事外那樣的“孤立主義”,而是一種“商業化的現實主義”,採用極限施壓的辦法,爭取以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參與國際事務。

對於兩人當選後可能採取的外交做法,沈丁立認為,拜登會延續目前政策,對中國繼續其“斷鏈脫鉤”政策,與中國進行“制度競爭”;而特朗普如果再次上台,對中國採取的手段祗會更加激烈,會“全面脫鉤”。不過,他認為,特朗普被判有罪後,在搖擺州的支持率在下降,不一定能獲勝。

齊皓則認為,特朗普如果當選,在內政上繼續迎合保守選民的同時,會在外交上有所收斂,減少對西方盟國和自由貿易政策的抨擊,避免來自自由派的反對。但在遏制中國方面,他認為美國兩黨是有共識的,拜登對中國高科技的限制被認為效果還不夠,特朗普如果當選,會把對中國的關稅等手段“用到極致”,把產能更快地從中國“轉移”走。(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